世界关公文化网
世界关公文化网
  • 首  页
  • 大家之言
  • 关帝文化
  • 新闻聚焦
  • 关公圣迹
  • 走遍天涯
  • 名家风采
  • 视频播放
  • 文化产品
  • 网上留言

关于我们

  • ·
    关于我们
  • ·
    友情链接
  • ·
    加入收藏
  • ·
    在线留言
  • ·
    联系我们

首页 094 贵州安顺:苗族布依族蜡染关公图

094 贵州安顺:苗族布依族蜡染关公图

时间:2021-05-28 来源:世界关公文化网

 

地处云贵高原的安顺,少数民族蜡染被誉为“东方第一染”。安顺蜡染历史悠久,已传承2000多年,如今故宫博物院仍珍藏有十一至十七世纪的贵州蜡染。


1 贵州安顺武庙山门.JPG

贵州安顺武庙山门


2012年,我和台湾几位朋友赴贵州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,来到安顺,来到安顺武庙。整个武庙,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,是大殿两侧墙面上的两幅蜡染精品,一幅是巨大的关帝财神图,一幅是宋代岳飞亲笔题写的前出师表,成为安顺武庙与海内外关帝庙殿相比的一大特色。大殿后侧,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作的刘关张巨大的安顺戏面具。


2 安顺武庙大殿供奉的关公.JPG

安顺武庙大殿供奉的关公


安顺的朋友告诉我,蜡染在安顺苗族布依族妇女中颇为盛行,制作流程先是选料,再是浆布、熔蜡、点蜡作画、染色、脱蜡、漂洗晾干。图案分为自然纹和几何纹,冰纹是传统蜡染特征。


3 安顺武庙大殿一侧,展示苗族布依族蜡染关公财神图.jpg

安顺武庙大殿一侧,展示苗族布依族蜡染关公财神图


看过许多苗家蜡染作品,我感觉,蜡染是云贵高原人们生产生活、敬仰向往等场面的心灵符号,展现了苗族布依族人对幸福的渴求,对生灵的珍惜。蜡染就像一条纽带,把不同时代、不同民族的人们联结起来,形成华夏民族独特的民俗民风。


4 贵州梵净山,云雾飘渺.JPG

贵州梵净山,云雾飘渺


在安顺武庙,我对庙堂师傅说:“建议您们以安顺蜡染为载体,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关公故事图,成为海内外关帝文化的一大亮点,成为人们游览云贵高原的珍贵礼品!”


5 梵净山供奉的关老爷.JPG

梵净山供奉的关老爷


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(公元1382年),原名汉寿亭侯祠,后改称关帝庙,清康熙五年(公元1666年)改建为武庙;1919年将关公和岳飞合祀,又称关岳庙,但安顺人一直称其武庙。庙殿坐落在安顺市区中华东路,坐北朝南,虽占地不足4000平米,但规制齐备,布局精致。整体布局呈长方形,为石墙围护三进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群。大殿内有36根整料石柱构成主架,最高石柱14米,取材难度之大、建筑工艺之精,享有“石柱殿堂之冠”的美誉。大殿供奉关帝坐像,两侧有关平、周仓护卫。殿内还有各种牌匾、对联、垂幔等。1999年,武庙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
6 苗寨姑娘个个能歌善舞.jpg

苗寨姑娘个个能歌善舞


安顺境内,三国文化遗迹遍布。建兴三年(公元225年)春,诸葛亮率军南征,在南中(今安顺以西、云南东部)一带七擒孟获。这里还有中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关岭县,紧挨着著名的黄果树瀑布。关岭,即关索岭的简称。民间相传,关索是关公的第三个儿子,荆州失陷后逃难在鲍家庄养病,伤势痊愈后入蜀,正赶上诸葛亮南征,被拜为前部先锋,一同南征,镇守关索岭,屡立战功。关索岭是滇黔古道的咽喉要塞,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。这里留下了关帝庙、太子阁、关索洞、晒甲山、双泉寺、马刨井、诸葛营、孔明塘、孟获屯、鲍三娘山等三国蜀汉南征的遗迹。


7 西江千户苗寨,依山势层层叠叠而上.jpg

西江千户苗寨,依山势层层叠叠而上


安顺周边,还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群,西江千户苗寨,更有虚浮飘渺的梵净山……

(详见朱正明先生《走遍天涯访关公》专著)

 


 


  • 上一条: 093 云南大理:武庙开光彩虹升腾苍山洱海
  • 下一条: 095 土家山庄:汪国新诗书画院落成庆典
分享到:
关于我们 | 加入收藏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
友情链接: 山西解州关帝庙 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 河南洛阳关林 宜兰礁溪协天庙 日月潭文武庙 台湾关公文化协会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世界龙岗亲义总会 世界关氏联谊网

@copyright 2007-2020 guangong.net 世界关公文化网 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武汉九重歌文化传媒公司